七年级下册语文28课华南虎

发布时间:2019-08-24

    《华南虎》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本篇诗歌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28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28课《华南虎》的课文内容及相关练习,以供大家学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28课《华南虎》原文:

  在桂林

  小小的动物园里

  我见到一只老虎。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

  隔着两道铁栅栏

  向笼里的老虎

  张望了许久许久,

  但一直没有瞧见

  老虎斑斓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笼里的老虎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它都一概不理!

  又长又粗的尾巴

  悠悠地在拂动,

  哦,老虎,笼中的老虎,

  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

  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

  还是由于悲愤

  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

  (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

  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

  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

  我终于明白……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和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七年级下册语文28课《华南虎》课文赏析: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1.华南虎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华南虎是这首诗表现的主要形象。它有着“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

  它“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它骨子里蕴藏的那股涌动的威严,反而压迫着、威逼着囚困它的人们。“安详”地“卧”,透露出华南虎对“观众”以及“观众”所代表的生存形式的轻蔑。无论是“用石块砸”“厉声呵斥”,还是“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高傲的灵魂怎么会向尘俗低头?——壮阔、博大的“苍苍莽莽的山林”才是它灵魂和力量的家园。“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虽然将它的肉体囚困在囹圄中,但是又怎能使它从精神上屈服呢?华南虎的“心灵”感到“屈辱”的原因,不在于观众对它的欺凌,而在于它从此永别了自由的土地,隐身于龌龊的人世间,它深味这世界的苦难、凄凉与无望,内心感到的是无尽的孤独和忧愤。

  人们可以在肉体上折磨它,可以囚它驰骋四方的“健壮的腿”于斗室,可以“活活地铰掉”它充满战斗力的“趾爪”,可以用“钢锯锯掉”它坚强的“牙齿”,但是法西斯般的残忍,终究禁锢不住“不羁的灵魂”。“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暗示着它为自由做过怎样勇士般无畏但却徒劳的反抗。可是,华南虎仍然会不屈不挠不悔地抗争下去,因为抗争是它活下去的全部寄托和现实意义,是它高贵灵魂的有力呈现。这抗争使得作为观众一员的“我”感到“耀眼刺目”,感到“羞愧”,感到灵魂的阵痛。于是,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这既是“我”对华南虎不屈灵魂的膜拜,也是“我”的屈辱灵魂的觉醒。精神的高尚终究会战胜世俗的卑劣。——从那掠过的身影中我们似乎依稀可以看到人类的希望。

  2.“观众”“铁笼”和“我”

  “观众”“叽叽喳喳”“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这是一个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在诗中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便是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在他们看来,老虎“悲愤”的抗争,显得那么可笑、愚蠢。有吃有喝,不比风餐露宿要强得多?他们自以为是,对自己的“悲哀”却不自知。这首诗中的“观众”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

  作为对华南虎“专政”的工具,“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与华南虎的“斑斓的面孔”相对)、冰冷无情(与华南虎的“热血”相对)的囚具。愚昧的大众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

  “我”也和其他人一样,隔着铁栅栏来“观赏”华南虎。但是,“我”毕竟良知未泯,从老虎“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愤”中,“我”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感到了现世众生的人格堕落。“我终于明白”,“我羞愧”,“我”“离开”,“我”“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这声音来自“我”的灵魂,它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灵魂的觉醒。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囚在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对的是禁锢自由、代表邪恶的铁笼。通过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七年级下册语文28课《华南虎》练习题: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铰______掉 栅_____栏 胆怯______ 咆哮_______ 掠_______过

  劝yòu_____ 抽chù_____ 沟hè______ 不jī_______ 斑lán______

  二、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画线部分的文字内容。

  1、(你)是屈辱的心灵在痛苦地颤抖吗? ( )

  2、恍惚之中听见一声声音大得惊人的咆哮 ( )

  3、有一个不受束缚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 ( )

  4、我挤在声音零乱细碎的人群中 ( )

  三、文学常识:《华南虎》作者 ,原名 ,是“ ”诗派的重要成员。

  四 分析课文:

  阅读第三小节:

  1.它“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这句话刻画了老虎怎样的个性?为什么观众“胆怯”,“绝望”?

  2.观众们“有人……,有人……,有人……,”表明他们对笼中老虎什么样的态度?

  3. “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找出抒发诗人对笼中老虎感情的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 “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6.“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观众为什么是“可怜而可笑”的?

  阅读第四小节:

  1.“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中的“直挺挺”能否改成“笔直”?为什么?

  2.“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中“浓浓”一词能否省略?为什么?

  3.诗句加括号的“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能否省略?为什么?

  4.“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刻画了老虎怎样的个性?这“沟壑”为何让“我”感到“像闪电般刺眼”,以至于“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阅读第五小节:

  1.第四节诗句内容可用第五节诗中的一个短语概括,这就是老虎具有 。

  2.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3.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句中“石破天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出自于______________诗,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这几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

  5.“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这只是在描写华南虎斑纹和眼睛的颜色吗?

  6.“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10课 木兰诗
下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22课在沙漠中心
[七年级语文]相关文章: